304am永利集团
 首页 | 关于我们 | 团队队伍 |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 党建工作 | 员工工作 | 文件下载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通知
2015-06-02 17:37  

 

尊敬的经理/主任: 

高校英语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的背景下,在总结前两届大赛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已正式启动。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自2013年创办以来,已吸引全国600多名教师参赛,两万多名高校外语教师现场观摩,交流切磋。大赛得到了专家和教师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他们一致认为大赛探索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应受益人受益,必将助力高校英语教学的发展和变革。同时,大赛积极关注教师自身发展,为教师搭建交流、沟通及提升的平台。2014年本大赛的18名特等奖及一等奖获奖教师已获邀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交流及考察。 

在教育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在广泛调研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继续创新,将主题设定为“微课与翻转课堂”,探索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初赛为全国网络公开赛,参赛教师可于2015年6月1-7日登录大赛官网,按要求报名参赛并上传参赛微课视频。复赛以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为依托,共举办11场,教师采用现场讲课形式,展示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每场决出的2名冠军将参加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决赛。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首次设立英语专业比赛组,比赛范围更广,受益面更大。(详见附件一《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章程》)。欢迎各高校选拔优秀教师参加本届大赛,与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分享教学设计、交流教学方法,共同打造教学精品、提升教学质量。 

在高校英语教学改革发展的关键时刻,我们衷心希望,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能够以新颖的比赛形式、创新的教学理念激发参赛教师的积极思考,能够和全国各高校一起在教学改革中坚定前行,共同开创高校英语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年5月 

附件一: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章程 

附件一: 

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章程

(试行稿)

一、总体介绍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共同举办,面向高等院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旨在切实提升高校外语教学质量,推动我国高校外语团队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校外语教学要求的变化。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于2013年创办,迄今已吸引全国600多名教师参赛,并向两万多名高校外语教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使参赛教师与观摩教师有效交流、相互借鉴、共同切磋、不断提高。随着参赛教师日益增多,大赛影响日益扩大,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已成为国内高校外语教育界的一项大规模、高水平的权威赛事。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以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为依托,以“代表教学发展趋势,展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为办赛宗旨,以“教学指导性强,评判方式科学,结果权威,影响力大,参与面广,使应受益人受益”为办赛原则,体现教学的发展与创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发展。 

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不断创新、实现引领。2013年,大赛以“说课”形式展示大学英语教学的课堂设计与教学过程;2014年,大赛以“微课”形式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2015年,大赛继续创新:在比赛内容方面,体现时代特色,探索“微课”在“翻转课堂”中应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流程,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在比赛形式方面,充分利用网络渠道,扩大参赛、观赛、评赛规模,使更广大高校英语教师受益。在比赛范围方面,首次将英语专业教师纳入参赛范围,以通过这一有益赛事推动英语专业教师的交流与发展。 

二、组织形式

主办方组成组委会,负责拟定大赛章程。大赛日常工作由组委会秘书处承担。 

 

三、参赛报名

(一)参赛资格

普通高等学校英语教师均可参赛,特别欢迎即将使用外研社最新出版的教材的教师参与。 

(二)报名方式

具有参赛资格的教师可于2015年6月1日-7日登录大赛官网(star.unipus.cn)进行注册,填写个人资料,并按要求上传参赛“微课”视频(视频要求详见“五、比赛要求”),逾期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报名。 

四、比赛环节

(一)初赛

初赛为全国网络公开赛,本阶段要求参赛教师按照比赛要求设计“微课”、制作与上传“微课”视频。组委会将组织网络公开投票及专家评选,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l6月1日至7日,参赛“微课”视频上传; 

l6月8日至14日,参赛视频审核; 

l6月15日至21日,网络公开投票; 

l6月15日至24日,专家评选; 

l6月25日,公布晋级复赛的参赛教师及复赛具体场次安排。 

(二)复赛

复赛时间为2015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将在外研社“全国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发展与创新研修班”(大学英语组、英语专业组)期间举行,每期研修班为一赛场,共11场。本阶段要求参赛教师采用现场讲课形式,展示在“翻转课堂”中应用“微课”的新教学模式。 

复赛每场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分组赛,每个小组决出2名教师,参加当天举行的第二阶段比赛,第二阶段决出当场比赛的冠、亚、季军。每场冠军(2名)获得参加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决赛参赛资格。 

(三)决赛

决赛时间为2015年12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本阶段将由主办方提前指定教学材料,参赛教师采用现场讲课形式,展示如何利用“微课”进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 

决赛采取现场比赛、网络同步直播方式。22名复赛冠军将角逐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冠军”。 

 

 

五、比赛要求

(一)比赛课程

1.大学英语组:教师可选择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参赛。比赛课程分为基础英语课程后续课程

基础英语课程,包括读写、综合、听说、视听说等。

后续课程,包括:

l语言技能类,如口语、演讲、写作、高级视听说、翻译等; 

l语言文化类,如英语国家概况、中国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等; 

l专用英语类,如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医学英语、金融英语等; 

l学业英语类,如通用学术英语、学术英语分项技能类(阅读、写作等)。 

(注:1.要求参赛教师选取由外研社出版的高等英语教材作为教学材料;2.为鼓励探索新课程,贯彻新理念,使用新材料,参赛微课选用外研社《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新一代大学英语》、《大学英语文化翻译教程》、《大学英语文化口语教程》、《国际交流英语视听说》、《学术英语》技能类教材的,将给予适当加分。) 

2.英语专业组:教师可选择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课程参赛。比赛课程分为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

专业技能课程,包括综合英语(精读)、听力/视听说/听说、写作、口语、演讲、辩论、翻译技能类、商务英语技能类等。

专业知识课程,包括:

l语言学类,如语言学导论、文体学、词汇学等; 

l文学类,如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美国文学史及选读、英语短篇小说选读等; 

l文化类,如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欧洲文化概况、跨文化交际等; 

l翻译类,如翻译通论、简明中西翻译史等; 

l商务英语类,如国际商务导论、会计原理等。 

(注:1.要求参赛教师选取由外研社出版的高等英语教材作为教学材料;2.为鼓励探索新课程,贯彻新理念,使用新材料,参赛微课选用外研社《新交际英语》、《大学思辨英语教程》系列教材的,将给予适当加分。) 

(二)微课内容及要求

1.微课内容

教师可选择如下任一内容参赛: 

l某一教学重点、难点; 

l某一知识点、文化点、语言点、语法点; 

l听、说、读、写、译等某一具体技能或方法技巧; 

l其他符合以上原则的课堂教学中的某一具体方面等。 

2.视频要求

参赛视频需符合以下要求: 

l视频时间:3-5分钟; 

l视频质量:图像与声音流畅,无杂音。 

(三)现场讲课要求

复赛、决赛采用现场讲课形式,参赛教师展示“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的一个完整环节。具体要求如下: 

l参赛时间:每位参赛教师不超过15分钟; 

l参赛环节:“微课”视频播放、“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教学环节展示。 

(四)比赛语言

“微课”与现场讲课展示的语言均为英语。 

 

六、评选方式及评分标准

(一)初赛

初赛采取网络公开投票与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网络公开投票要求每个注册ID每天最多可投5票。限定时间内该参赛教师累计获得的总票数将折合成分数,占总权重的50%;专家评选采用100分制,占总权重的50%。 

评分及投票的主要评判方面为“微课”的设计和效果等。具体标准如下: 

1.微课选题(30%):

l所讲授知识/话题“小而精”,围绕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或微技能,而不是抽象、宽泛的面; 

l选题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 

l选题无侵犯他人著作权等知识产权问题,无科学性、政治性错误。 

2.微课设计(40%):

l教学目标明确、适切,符合员工实际水平; 

l教学内容选取得当,准确、完整,重点突出; 

l教学流程顺畅,步骤清晰,符合员工认知规律; 

l教学方法新颖、有效,能吸引员工注意力; 

l教师讲解清楚,表达自然,语言规范、标准。 

3.微课制作(30%):

l画面美观大方,播放清晰流畅,声音清楚; 

l动画运用合理,服务于教学需求,符合员工年龄特点; 

l视频长度合理,控制在员工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范围内。 

(二)复赛

复赛第一阶段(分组赛)采取观众投票的方式。第二阶段采取专家评委评分及观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评委打分采用100分制,占总权重的70%;现场观摩教师每人投一票,折合成分数,占总权重的30%。 

评分及投票主要评判方面为:参赛教师能否合理使用自己的“微课”,使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即“翻转课堂”),能否有效组织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标准如下: 

1.微课视频(30%):

l选题精准、正确,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 

l微课目标明确,内容准确,过程清晰,结构完整,语言规范、标准; 

l微课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动画运用合理。 

2.教学设计(50%):

l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l教学目标合理、明确,能促进知识的活用与内化吸收; 

l教学内容选取得当,重点突出,课前与课上有机结合; 

l教学流程清晰,活动设计合理,组织紧凑、顺畅; 

l教学方法新颖、有效,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员工兴趣; 

l课堂氛围良好,师生充分互动,员工积极参与。 

3.教学展示(20%

l教师教态大方、自然;参赛时间控制得当; 

l讲解使用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 

lPPT课件设计合理,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三)决赛

决赛采取专家评委打分、现场员工大众评审投票、网络公开投票三种形式结合的方式。评委打分采用100分制,占总权重的80%;现场员工大众评审每人投一票,网络公开投票每个注册ID每天最多可投1票,折合成分数,各占总权重的10%。 

评分及投票主要评判方面为:参赛教师能否合理使用自己的“微课”,使课前学习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即“翻转课堂”),能否有效组织教学、进行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目标。具体标准如下: 

1.微课视频(30%):

l选题精准、正确,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等; 

l微课目标明确,内容准确,过程清晰,结构完整,语言规范、标准; 

l微课视频画面清晰,播放流畅,动画运用合理。 

2.教学设计(50%):

l体现“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l教学目标合理、明确,能促进知识的活用与内化吸收; 

l教学内容选取得当,重点突出,课前与课上有机结合; 

l教学流程清晰,活动设计合理,组织紧凑、顺畅; 

l教学方法新颖、有效,能激发员工兴趣; 

l课堂氛围良好,师生充分互动,员工积极参与。 

3.教学展示(20%

l教师教态大方、自然;参赛时间控制得当; 

l讲解使用语言规范、清晰,富有感染力; 

lPPT课件设计合理,能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七、奖项设置

(一)复赛

军:每场2名,获得获奖证书和决赛参赛资格;

军:每场3名,获得获奖证书和iPadmini一台;

军:每场7名,获得获奖证书和Kindle阅读器一台;

一等奖:每场若干名,获得获奖证书。

(二)决赛

军:获得大赛冠军获奖证书、奖杯,并赴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交流。

军:获得大赛亚军获奖证书,并赴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交流。

军:获得大赛季军获奖证书,并赴国外或港澳台地区交流。

(注:《2015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章程》以组委会最终公布为准)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5年5月 

关闭窗口
304am永利集团

版权所有:永利集团·(304am-官网VIP认证)-Make It Possible
地 址:中国 陕西 延安市永利集团
邮 编:716000 Email:yadx123@163.com
电 话:86-911-2650707(传真)